山西自考复习资料《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四章 贸易政策与理论1

山西自考网 发布时间:2012年07月28日
本章需掌握两点内容:
  1.各国对外贸易政策的类型与内容构成以及认识和了解各国贸易政策制定的理论依据。
  2.正确认识和理解对外贸易政策的变化,了解变化条件并给予客观的评价。

  第一节 对外贸易政策概述

  一、贸易政策的概念、目的与构成
  对外贸易政策是对各国在一定时期内对进出口贸易进行管理的原则、方针和措施手段的总称。
  (1)政策主体。政策主体指政策行为者,即政策的制定者和实施者,一般来说是指各国政府。

  (2)政策客体或政策对象。就是贸易政策规范、指导、调整的贸易活动和从事贸易活动的企业、机构和个人。
  (3)政策目标。贸易政策行为是有目的的行动。贸易政策的内容首先是在一定政策目标的指导下制定的,政策目标是政策内容制定的依据。
  (4)政策内容。即贸易政策所涵盖的方面和内容。
  (5)政策手段。即为实现既定的政策目标、实施政策内容所采用的对外贸易管理措施,如关税,非关税壁垒等。
  各国制定对外贸易政策的目的在于:
  (1)保护本国市场;

  (2)扩大本国产品的国外市场;
  如:利用出口补贴等一些政策手段扩大本国产品在国外的占有率。
  (3)优化产业结构;
  (4)积累发展资金;
  (5)维护和发展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关系;
  (6)其他。
  各国对外贸易政策一般由下述内容构成:
  1.总贸易政策。其中包括货物进口与服务获取总政策和货物出口与服务提供总政策。它是从整个国民经济出发,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实行的贸易政策。
  2.商品和服务贸易政策。
  3.国别、地区贸易政策。

  二、对外贸易政策的基本类型
  从对外贸易产生与发展以来,基本上有两种类型的对外贸易政策,即自由贸易政策与保护贸易政策。
  (一)自由贸易政策
  国家对进出口贸易和服务贸易不加以或少加以干预,任凭商品服务和有关要素在国内外市场公平自由的竞争。
  (二)保护贸易政策
  国家对贸易活动进行干预,限制外国商品服务,和有关要素参与本国市场的竞争。但是在不同的时期,以及在不同国家,两种贸易政策是在交替变化或者是混合使用的。
  
  三、对外贸易政策的演变(了解)
  
  第二节 重商主义

  一、重商主义理论
  重商主义理论产生于15—17世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是资本主义国际贸易理论的早期阶段。
  马克思曾说:“重商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早的理论探讨。这样对于学习国际贸易来说,重商主义可以说,不管它的政策是否正确,但作为国际贸易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对国际贸易的政策的理解是非常有意义的。
  (一)重商主义产生的背景
  重商就是重视商业,产生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这个时期,可以说人们对于货币的渴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把货币作为这一时期最主要的财富代表。在奴隶社会,人们把拥有奴隶的数量作为财富多少的象征,在封建社会,把土地拥有的量作为财富的象征,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人们对于货币是非常渴望,资本的拥有量就是财富的象征。
  重商主义把货币和财富混为一谈,认为一个国家拥有的黄金和白银越多,其财富的拥有量就越大,因而也就越富有。重商主义认为财富、货币、黄金、白银从何而来?一是从本国开采相应的矿藏,另外一个是从其它国家获取贵金属黄金和白银以积累本国的财富。
  (二)重商主义的主要论点
  重商主义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早期为重金主义,或称货币差额论;晚期为重商主义,或称贸易差额论。
  早期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是英国人威廉·斯塔福。其理论的主要观点是:货币——金银是唯一的财富,任何商品输入都会使货币流出,减少本国货币拥有量,从而减少本国的财富。因而一国在对外贸易中就应尽可能地多输出少输入,最好不输入,只有这样,一国才能迅速地增加货币,即财富的积累。同时为保留货币,该理论主张禁止货币出口。
  晚期重商主义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英国的托马思·孟,托马思·孟认为增加英国财富的手段就是发展对外贸易。但必须遵循一条原则,即卖给外国人的商品总值应大于购买他们的商品总值。
  托马思·孟和威廉·斯塔福有所区别,区别在于,作为托马思·孟来说,和早期生产主义相比较,不再强调只卖不买而是强调多卖少买。
  所以,把早期生产主义和晚期生产主义总结一下:
  早期重商主义多卖少买,最好不买,晚期重商主义,卖的比买的多,多卖少买。


  二、重商主义贸易政策
  (一)重商主义贸易政策的主要措施
  早期重商主义时期,一些国家为达到上述目的,采取措施:
  (1)禁止货币出口,由国家垄断所有的货币交易;

  (2)要求外国人来本国进行贸易时,必须将其销售货物的全部款项用于购买本国的货物。
  如:法国人到英国卖东西,卖了钱以后,英国人不让走,必须把钱留到英国,把英国的东西买上以后可以带走,这称为货币差额论。这种做法时间长了,就会出现问题,会发生国际贸易的中断,因为当时英国要求本国的商人到外国去,要求本国的商人必须把钱拿回来,不许本国的商人用货币购买外国的商品。
  为鼓励出口,西欧各国采取的措施包括:
  (1)以补贴和出口退税等措施鼓励出口。
  (2)禁止重要原料的出口,但许可自由输入原科加工后再出口。
  (3)减低或免除出口税。
  (4)设立特权贸易公司,实行独占性的殖民地贸易政策。
  (5)与外国签定贸易条约。
  英国除采取以上的措施之外,还采取以下的做法达到贸易出超和金银进口:
  (1)颁布谷物法,限制谷物进口。

  (2)颁布职工法,禁止技术工人离境,鼓励外国技工移入,以促进国内工场手工业的发展。
  (3)颁布航海法,规定一切输往英国的货物必须用英国船载运或原出口国的船只载运,一切输出到亚洲、非洲、北美洲的货物必须使用英国或殖民地的船只,以此来限制英国对外贸易中外国运输业与英国运输业的竞争。
  (4)奖励人口繁殖,以扩大劳工来源,降低劳工成本。
  西欧各国为限制进口,则采取了:
  (1)直接禁止若干外国商品,尤其是奢侈品的输入。
  (2)课征保护关税,即以高关税来限制国外商品的进口。
  总而言之,在重商主义时期,各国实行的是保护贸易政策,都是想多卖少买。
  
  三、重商主义理论与政策评价
  重商主义理论和政策在历史上曾起过进步作用,它们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和发展。但它们把货币当作财富象征,把商业、尤其是对外贸易视为财富的源泉。对社会经济现象的探索只局限于流通领域,而未深入到生产领域,因而其经济理论是幼稚的,不科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