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自考复习资料《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四章 贸易政策与理论5

山西自考网 发布时间:2012年07月28日
 二、垄断时期的超保护贸易理论
  (一)超保护贸易政策产生背景与特点
  超保护贸易政策盛行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二战从 1939 年开始到1945结束,一战从1914年到1918年)。
  (1)超保护贸易政策产生背景与特点
  (2)超保护贸易理论是由凯恩斯及其追随者马克卢普、哈罗德共同创立的。
  (3)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1883—1946)是对当代资产阶级经济理论和资本主义国家政策最有影响的英国经济学家。他于190年进剑桥大学学习数学,后从马歇尔学习经济学,深得马歇尔的赏识。凯恩斯在经济方面的第一部著作是1913年出版的《印度的通货和财政》。他最有影响的著作是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 , Interest and Money 》)。
  (4)特点(见75页)

  与自由竞争时期的保护贸易政策相比,超保护贸易政策有着自己的特点:
  1.不仅保护幼稚工业,而且更多地保护国内发达的或出现衰落的工业。
  2.不再是培养自由竞争的能力,而是巩固和加强对国内外市场的垄断。

  3.不再是防御性地限制进口,而是在垄断国内市场的基础上对国外市场进行进攻性扩张。如用低价的方法、打广告的方法和扩大宣传攻势的方法撬开某一个国家市场的大门,让老百姓对其产品有认知感。
  4.不是保护代表先进势力的一般工业资产阶级,而是保护大垄断资产阶级。
  5.保护政策的措施不仅有关税和贸易条约,还有其他各种奖出限入措施。如:采取补贴的方式、数量限制的方式来鼓励出口,控制进口。
  (二)超保护贸易政策理论依据
  1.凯恩斯的
保护就业理论。凯恩斯在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体现了这一理论。30年代,凯恩斯由坚定的自由贸易论者转变为保护贸易论者,以有效需求不足为基础,以边际消费倾向、边际资本效率、灵活偏好三个基本规律为核心,以国家干预经济生活为政策基点,把对外贸易和国内就业联系起来,创立了保护就业理论。
  世界最大的一次经济危机发生在1929年至1933年,英国、美国等一些国家都是这次危机的受害者,在这个时候人们纷纷寻找危机的根源,凯恩斯当时认为之所以产生经济危机,原因在于有效需求不足。
  (1)投资乘数原理。
  凯恩斯认为一国投资量的变动(增加或减少)与国民收入的变动之间客观存在着一种依存关系,这种关系称这为投资乘数或倍数。比如:投资量和国民收入(宏观概念)。有一笔1000万的投资要建一座楼,这1000万按照凯恩斯的说法,可以产生的国民生产总值是1000万的乘数或倍数。因为用1000万建楼需要买相应的建筑材料,建筑材料的出售者把这些产品卖给建筑公司以后,就可以拿这笔钱买相应的原材料,即会产生一个连锁反应,这个连锁反应的链条越长,产生的国内生产总值量就越大,这就是投资乘数的基本原理。
  (2)对外贸易乘数论
  如果一个国家进行对外贸易而获得顺差,可以同增加国内投资一样,达到相同的目的。认为一国的出口和进口变动会对国民收入的变动产生倍数影响,国民收入的变动量将几倍于出口与进口的变动量。从而创立了对外贸易乘数理论。
  这里投资乘数或对外贸易乘数,我们假定为K,它的计算公式为:
  K =1/1—边际消费倾向)

  公式的推导:
  总支出有: Y=C+I+GC为消费支出,I为投资支出,G是政府支出),总收入有: Y=C+S+T
  令 T=G ,则I=S
  设
ΔY为国民收入增量;ΔI为投资增量;ΔX为出口增量;ΔS为储蓄增量,ΔM为进口增量。
  则:ΔI=ΔS
  变形后:ΔI=
ΔS/ΔYΔYΔY=[1/ΔS/ΔY]ΔI
  1/
ΔS/ΔY)为投资乘数或对外贸易乘数。
  
ΔS/ΔY还可以变形为:ΔY—ΔC/ΔY
  即1—ΔC/ΔYΔC/ΔY为边际消费倾向(每单位收入增量中用于消费的比重)。
  因此,投资乘数或对外贸易乘数还可以写成:
  K =1/1—边际消费倾向)

  国民收入与投资及其乘数之间的关系可以写成:
   
ΔY=ΔI×K
  K=1/1—边际消费倾向)
  如果考虑商品的进出口,并把贸易差额视为投资额,则:ΔY=[ΔI+ΔX—ΔM]×K其中ΔX是出口,ΔM是进口,两者相减是顺差,视同于国内增加的一笔投资,同样与国内投资一样,会引起国民收入的增加,而且增加的量取决于K的大小。
  当
ΔIK一定时,贸易顺差越大,国民收入最终增加的倍数就越大;反之,则越小;如果是逆差,就把国内投资的量抵消。
   (3)理论评价(77页)

  凯恩斯主义的保护贸易理论是用以说明发达国家如何通过实施保护贸易政策,实现国内充分就业,提高国民收入水平,以保持其在国际经济贸易中的领先地位。英国作为一个发达国家,如果通过这个贸易顺差就可以使本国的就业率提高,增加本国的国民收入,实际上这里针对的是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因为这次经济危机一个重大特点就是商品卖不出去,老百姓失业。
  
对外贸易乘数揭示了贸易量与一国宏观经济以及各主要变量,如投资、储蓄等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在某种程度上指出了对外贸易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间的某些内在的规律性。
  
从理论上,凯恩斯主义的保护贸易理论没有多少新意,与其他理论相比更侧重于政策方面,即理论的实用性,因而成为发达国家推行超保护贸易政策的理论依据。
  
这一理论没有考虑到国家之间贸易政策的连锁反应,一国的奖出限入势必会招致其他贸易伙伴国的报复,从长期看,会对一国经济与贸易产生更为严重的负面效果。
  
对外贸易差额对一国经济发展积极作用的发挥只有在世界总进口值增加的条件下才能成立。否则依靠降低出口价格来维持出口扩张的做法无法长期对国民经济增长奏效。也就是说:如果是为了保持贸易顺差,如果是整个世界的贸易额增长,这时可能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相应的出口量;如果为了保持贸易顺差,而采取薄利多销的方法,长期的话,就对国家的国民经济发展不利,因为这种低附加值的倾销不会带来更多的利润,甚至从现在来看,只能是消耗资源,污染环境。
  2.其他观点(一般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