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0182公共关系学复习资料-知识点七

山西万博体育app官网网 发布时间:2015年03月16日
万博体育app官网公共关系学考点:态度的结构
    态度的结构
  态度由认知、情感、意图三个因素构成:
  (1)认知,是指主体对态度对象的认知,包括感知、思维、理解、看法等,认知是主体对态度对象的整体了解和评价,特别是对对象的价值评价:好或坏,有用或没有用等,这是态度形成的基础。
  (2)情感,指主体对态度对象的情感体验。认知规定了态度对象,对它加以评价,并使主体表现相应的行为,从中获得情感体验,如喜好—厌恶,尊敬—轻视,热爱—仇恨,同情—冷漠等,同时激励着主体的行为表现。情感是主体对于态度对象的情绪反应,它以认知为基础,又左右着人的行为方向,在态度中具有调节作用。
  (3)意图,指主体作用于态度对象的行为准备状态。意图是由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所决定的对于对象的行为反应倾向,即准备“做还是不做”,“要做,该怎样做”,亦即潜在的行为倾向,这是态度的外显因素。
  态度并非行为,而行为以态度作为内在动力。态度可以被看做是心理向行为过渡的临界点,态度是行为的准备状态,行为是态度的表现状态。
万博体育app官网公共关系学考点:需要的五个层级
    需要的五个层级
  1、生理的需要
  这是人类为了维持其生命最基本的需要,也是需要层次的基础。这些基本的物质条件是人们行为最强大的动力。
  2、安全的需要
  当一个人的生理需要得到了一定的满足之后,他就想满足安全的需要。即不仅考虑到眼前,而且考虑到今后,考虑自己的身体免遭危险,考虑已获得的基本生理需要及其他的一切不再丧失和被剥夺。
  3、社交的需要
  当生理及安全的需要得到相当的满足后,社交的需要便占据主导地位。因为人类是有感情的动物。他希望与别人进行交往,避免孤独,希望与伙伴和同事之间和睦相处,关系融洽。他希望归属于一个团体以得到关心、爱护、支持、友谊和忠诚。
  4、尊重的需要
  当一个人开始满足归属感的需要以后,他通常不只是满足做群体中的一员,而且要产生自尊的需要。即希望别人对自己的工作、人品、能力和才干给予承认并给予较高的评价。希望自己在同事之间有一定的声誉和威望,从而得到别人的尊重并发挥一定的影响力。
  5、自我实现的需要
  马斯洛认为这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当自尊的需要得到满足以后,自我实现的需要就成为第一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就是要实现个人理想和抱负、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潜力并获得成就的需要,它是一种“希望能成就他独特性的自我的欲望,希望能成就其本人所希望成就的欲望。”这种需要往往是通过胜任感和成就感来获得满足的。
  (1)胜任感是指希望自己担当的工作与自己的知识能力相适应,工作带有挑战性,负有更多的责任,工作能取得好的结果,自己的知识与能力在工作中也能得到成长。
  (2)成就感表现为进行创造性的活动并取得成功。具有这种特点的人一般给自己设立相当困难但可以达成的目标,而且往往把工作中取得的成就本身看得比成功以后所得到的报酬更为重要。
万博体育app官网公共关系学考点:知觉的偏见
    知觉的偏见
  知觉的偏见是人们在感知事物的时候,由于特殊的主观动机或外界刺激,对事物产生一种片面的或歪曲印象的心理过程。
  1、首因效应
  即第一印象的强烈影响。事物给人最先留下的印象往往有强烈的作用,左右着人们对事物的整体判断,影响着人们对事物以后发展的长期看法。第一印象一旦形成就比较难以消除。因此,在公共关系工作中要十分注意传播中的首因效应,无论是人、产品、环境还是组织行为,都要尽可能给公众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避免因为不良的第一印象而造成知觉的片面性。
  2、近因效应
  即最近或最后印象的强烈影响。事物给人留下的最后印象往往非常深刻,难以消失。对一件事物或对一个人接触的时间延长以后,该事物或人的新信息、最近的信息就会对认识和看法产生新的影响,甚至会改变原来的第一印象。公共关系传播工作亦要注意这种近因效应,注意用新信息去巩固、刷新公众心目中原有的良好印象,或尽力改变原来的不良印象。
  3、晕轮效应
  即一种以偏概全、以点概面的片面知觉。人们在认识事物或人的时候,往往会从对象的某些突出的特征或品质推广为对象的整体印象和看法,从而掩盖了对象的其他特征或品质,形成某种幻化的知觉。这种幻化的知觉会产生美化或者丑化对象的作用。公共关系活动可以适当利用这种晕轮效应来扩大组织或产品的影响,美化组织或产品的形象,如“名人广告”、“名流公共关系”;同时也要避免因为滥用这种晕轮效应,使公众反感甚至讨厌;更要反对利用晕轮效应来蒙骗公众。
  4、定型作用
  即固定的僵化印象对人的知觉的影响,也称“刻板印象”。人们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凭借自己以往形成的固有经验和固定的看法去判断评价某类人或事物的特征,并对该类人或事物中的个体加以类推,如认为教师是文质彬彬的,商人是唯利是图的;国营商店的商品质量一定可靠,个体户经常以次充好等。这种看法一旦在人的头脑中定了型,造成“先入为主”的成见,就容易在新的认知中产生偏差,妨碍人与人之间的正常交往或对事物的正常判断。公共关系工作一方面要研究和顺应公众的某些刻板印象,使自己的形象与公众的经验相吻合;另一方面也要努力传播新观点、新知识、新经验,以改变公众某些狭隘的成见和偏见以及由此形成的误解。
  5、“心理定势”的具体表现。心理定势是人的认知和思维的惯性、倾向性,即按照一种固定的倾向去认识事物、判断事物、思考问题,表现出心理活动的趋向性和专注性。它既有积极的定向作用、推动作用、稳定作用,也有消极的妨碍作用、惰性作用、误导作用,是影响公众的态度和行为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