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自考网资料下载《人际关系学》串讲-第一章人际关系学概述1

山西自考网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16日

第一章       人际关系学概述

 

第一节   人际关系的概念和实质

一、人际关系的概念

人际关系定义为: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进行物质或精神交往过程中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互动关系。这条定义强调了两点:第一,作为个体的人,都不可避免地要与他人进行物质或精神的交往;第二,人与人之间在交往和互动中会发生、发展和形成某种关系。第三,人与人之间在交往中总是维系着某种心理联系。

二、人际关系的实质

人际关系(除与生俱来的血缘、亲缘、地缘关系外)是在人际交往中建立起来的,人际交往是人的本质的表现,是人的本性的要求。而人际交往的前提和基础是满足人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物质关系、精神关系同属于利益关系。因此,我们认为利益是人际关系的实质。

()人际关系的建立受利益的驱使

利益绝不仅仅是物质利益,而是包括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两个方面。人们相互交往,建立某种人际关系都是为了满足各自不同的、一定的物质需要或精神需要。

 ()利益是建立人际关系的基础

除血缘、亲缘、地缘关系外,人际关系,其建立的基础是利益。

1.利益是生产关系的基础

人类最基本的关系——生产关系,实质上是一种利益关系。

2.利益是政治关系的基础

利益关系决定了政治关系,要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3.利益是法律关系的基础.

法律保护当事人的合法利益,法律关系的实质是利益关系。

4.利益是道德关系的基础

道德是一定经济关系的产物。

即便是血缘、亲缘、地缘关系,也脱离不了利益关系。

()利益对人际关系的性质起决定作用

人际关系从其性质来看,大体可分为非对抗性的、积极友好的交往关系和消极对抗性的人际关系。

三、人际关系的两个基本维度

维度是分类的有组织的层次结构,或称为级别。情感上的亲疏与地位上的尊卑是人际关系中两个最基本的维度。

尊卑与亲疏的表现非常明显。尊卑有序,在中国农村,更是人际交往的突出特点。

四、人际关系的特点

()社会性

人的社会性正是人际关系的本质属性。

首先,人际关系的社会性体现在人们是在赖以生存的劳动中结成了相互依存的关系。

其次,人际关系的社会性还体现在人们是运用在劳动中产生发展起来的语言系统进行交往的。

第三,人际关系的社会性在现代社会体现得更明显、更强化。

()历史性

人际关系的历史性特点体现在人际关系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

()客观性

人际关系的客观性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际关系是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

2.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规律具有客观性

第一,人际关系的确立条件具有客观性。人际关系的确立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即:人际关系的主体——人;人际需要;人际接触或互动。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第二,人际关系的形成具有客观性。由于人的生产而直接形成的人际关系有:家庭关系、亲缘关系、地缘关系等。

第三,人际关系的发展规律具有客观性。

网络时代的到来导致了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了迅猛异常、波及面极广的人一机一人互动的新型人际关系——网际关系。

3.人际关系的功能具有客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