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0037美学复习资料-复习资料19.1

山西万博体育app官网网 发布时间:2015年08月02日
第三节 美育的特点
(诉诸感性、潜移默化、能动性)

一、诉诸感性
    审美对象的基本特点首先在于,审美对象以其感性特征,通过丰富的形象,以情感为中介,悦耳悦目,并打动人的心灵,从而激发共鸣,达到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丰富人的心灵的目的。美育以感性的方式,来陶冶人的精神,转移人的气质。“美只能在形象中见出”(黑格尔)。美育领域宽阔,多种多样,丰富生动,随时随地都可以实施美育。

    在艺术作品中,感性形象是情感的载体。美育的过程就是使人的感情得到表现和升华的过程,而艺术作品正是通过感性意象表现作者的情感的。艺术家必先自己受到感动,然后才能感动别人。诉诸感性的美育意味着人的感受能力的丰富,用直观、个性的形式来把握审美对象,从中折射出某些价值观,蕴含着对人生和人性的感悟和体会。

二、潜移默化
    美育主要是“化育”。中国儒道禅三家均采用此方式。

1.儒家——美育的目的,乃在于让人精神上获得解放,进入一种顺应自然,与天地同体的和谐境界。孔子认为,在智慧、节欲、勇敢、多才多艺的基础上,以礼乐塑造自身的文采,便可成就最高的人生境界,“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孔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不如乐之者。”

    知之→识识的范畴;好之→意志的范畴;乐之→审美范畴。

    孔子的修身原则:“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

2.道家——理想境界是天人合一,要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老子:“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庄子,追求个体与宇宙大化的贯通合一,从而达到心灵的自由境界和对现实的人生的解放与超越。

3.禅宗——对审美感化的看法,既有宗教的痕迹,又反映了世俗的心灵净化和超越的特征。禅宗乃注重于自身的修养,注重个体的自我领悟。从美育的角度讲,便是“自己感化自己”。突破了时空的界限,扩张了自我,从有限中看到了无限,从片刻中看到永恒,进入“万古长空,一朝风月”(《五灯会元》)的最高境界。

4.王阳明——主张以儿童喜闻乐见的方式,使之耳濡目染,渐渐潜移默化,就像大自然培养花木一样,日积月累地成长。

5.王夫之——强调日常生活对人的感化和习惯对人的日积月累的作用。
美育的终极目的是要培养自由发展的人,具备敏锐的审美能力,良好的审美趣味、健康的人生态度、完善的生理结构、丰富的个性魅力,并具有自由的超越精神和炽热的理想追求的人。

三、能动性
1.在美育过程中,主体不仅为外物和艺术所感动,同时也在这种感动中发挥主体的能动性和创造性。这决定了美育的方式多种多样,适应着审美主体的多种需要。

2.主体在美育中的能动性还表现在主体在审美活动中能有自觉的追求。万类由心,境由心造,即强调主体的能动作用。

3.审美是在人与物的自由关系中形成的,主体在参与审美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充分体现了自己的能动性。

    中国古人认为审美境界是人生的最高境界。美育的途径,是主体成就自我的必然途径。美育可以使人们摆脱外在功利和内在欲望的本源,回复真诚和本色,体味到真正的自由。美育具有对人的终极关怀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