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2

山西万博体育app官网网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01日

15.俳句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1)是日本民族创造的一种最短小的诗歌形体。

2)由“575”的三个句式、共17个音组成。

3)含蓄、凝炼、意境隽秀,松尾芭蕉被称为“俳圣”。

 

16.“美丑对照原则”

    1827年雨果发表了剧本《克伦威尔》和著名的浪漫主义理论文献《〈克伦威尔〉序言》。在序言中,他指出新时代的艺术必须抛弃古典主义的桎梏,提出了著名的“美丑对照原则”。他认为,大自然中的美丑是并存的,“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优美,粗俗藏在崇高背后”,“善恶并存,黑暗光明相共”。因此,艺术家在创作时应同时表现丑,不应像古典主义那样只写崇高、优美。艺术想要取得好的效果,就应该通过强烈的美丑对照,同时采取艺术的夸张手法。“取一个形体上畸形的最可厌、最可怕、最完全的人”,把他放置在社会的最底层,然后给他一个最美好的灵魂,于是“渺小的变成了伟大,畸形变成了美好”。雨果认为,美丑并列,可以通过否定丑达到对美的肯定,而如果将夸张了的美与丑集中在一起,其对照效果会更好。

17.荒诞派戏剧

    荒诞派戏剧是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法国,尔后迅速风靡于欧美其他国家的一个反传统戏剧流派。它没有完整连贯的情节,没有戏剧冲突,舞台形象支离破碎,人物语言颠三倒四。它表现的世界是荒诞的,人生是痛苦的,人与人的关系是无法沟通的。

荒诞派于1962年由英国著名戏剧理论家马丁•艾思林(1918----)写的《荒诞派戏剧》而得名。1950511日,巴黎上演了尤金•尤奈斯库一部离奇古怪的独幕话剧《秃头歌女》,演出使剧场仅有的三名观众瞠目结舌,且很快轰动了巴黎剧场,有人称它是“对一切传统戏剧的严重挑战”,是“天才的作品”。《秃头歌女》的上演,标志着荒诞派戏剧的诞生。

荒诞派戏剧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荒诞、抽象的主题。荒诞派作家认为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毫无意义的。因此,现实的丑恶与恐怖,人生的痛苦与绝望,就成了荒诞派作品百唱不厌的主题。“从广泛的意义讲,荒诞派剧作家的作品与主题,都是人类荒诞处境中所感到的抽象的苦闷心理”。

二,支离破碎的舞台形象。荒诞派戏剧家认为“荒诞”是世界的本质,“非理性”是戏剧表现的核心内容。因此他们的作品刻意打破传统的戏剧常规,既无时空观念,又无戏剧结构的基本格局;既无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又无扣人心弦的戏剧冲突,有的只是一群被世界挤压扁了的可怜虫。这些人举止荒诞怪异,语言颠三倒四,思维混乱不堪,毫无理智可言。

三,奇特怪异的道具功能。荒诞派作家提倡“纯粹戏剧性”,认为“艺术家通过直喻把握世界”。尤奈斯库宣称:“我试图通过物体把我的人物的局促不安加以外化,让舞台道具说话,把行动变成视觉形象……我就是这样试图伸延戏剧的语言。”在这样的戏剧观指导下,荒诞派戏剧的道具使戏剧的“直观艺术”特点发挥到极限,产生振聋发聩的荒诞效果。

18.《源氏物语》

《源氏物语》是日本的一部古典文学名著,对于日本文学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被誉为日本文学的高峰。成书约在1001年至1008年间,因此可以说,《源氏物语》是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写实小说,在世界文学史上也占有一定的地位。小说描写了宫中的斗争,反映了当时妇女的无权地位和苦难生活,被称为日本的“国宝”“源氏”是小说前半部男主人公的姓,“物语”意为“讲述”,是日本古典文学中的一种体裁,类似于我国唐代的“传奇”。《源氏物语》在日本开启了“物哀”的时代,在这以后,日本的小说中明显带有一种淡淡的悲伤。而“物哀”也成为日本一种全国性的民族意识,随着一代又一代的诗人、散文家、物语作者流传了下来。

19.自然派

(1)自然派是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的别称.(1)

(2)该派以果戈理的创作为楷模,极力忠实“自然”即现实,抨击反动腐朽的农奴制度和专制制度,同情小人物的悲惨命运,呼吁妇女解放。(2)

20.象征主义

(1)象征主义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运动中出现最早、影响最大的文学流派。(1)

(2)具有鲜明的特征:创造病态的“美”;表现内心的“最高真实”;运用象征暗示在幻觉中构筑意象用音乐来增加冥想效应。(1)

(3)代表人物有瓦莱里、里尔克、庞德、叶芝、艾略特等。(1)

21.《吉尔伽美什》

(1)代表了古巴比伦文学的最搞成就。(1)

(2)是目前已经发现的世界文学中最早的完整史诗。(1)

(3)在表现吉尔伽美什为民建立功勋的英雄行为时,也描绘了他敢于违抗神意的探索精神。(1

22.一寸土文学
60年代前后有一些重视细节真实、描写卫国战争的作品问世,在战争题材的创作上取得了新的突破。这类作品以前线的一寸土弹丸之地为背景,刻画在战争岁月中普通战士细腻的内心世界,感染力极强。这些小说大都描写普通士兵感受,描写范围较小,用他们的话说就是一寸土文学。又称战壕真实派

23.魔幻现实主义
魔幻现实主义是本世纪五十年代前后在拉丁美洲兴盛起来的一种文学流派。这一流派的作家,执意于把现实投放到虚幻的环境和气氛中,给以客观,详尽的描绘,使现实披上一层光怪陆离的魔幻的外衣,既在作品中坚持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原则,又在创作方法上运用欧美现代派的手法,插入许多神奇,怪诞的幻景,使整个画面呈现出似真非真、似假非假、虚虚实实、真假难辨的风格。这种把现实与幻景溶为一体的创作方法,拉丁美洲的评论家称它为魔幻现实主义。 
从内容上说,魔幻现实主义的文学作品,取材于拉丁美洲各国的现实生活,抨击军事独裁的统治和外国资本的掠夺,谴责大资本家、大庄园主的罪恶,反映了本大陆地区广大人民的贫困和落后状况,具有反帝、反霸、反殖、反封建的倾向,在现阶段有它一定的进步意义。但是,这类作品在抨击社会弊病时,又找不到根治的办法,揭露了独裁政权,又不能指出光明正确的道路,不满于拉莱贫困和落后的现状,又感到束手无策。因而常常流露出虚无主义的观点和消极、悲观、绝望的情绪。 
在艺术上,魔幻现实主义颇具特色。它采用多种方法将残酷的现实与奇异的幻景结合起来。有时变现实为神话,有时变现实为梦幻,有时变现实为荒诞。作品中出场的人物仿佛是梦中人,他们来之蹊跷,去之迷离,作品中常常出现死人复活,鬼魂与世人对话,天降花雨,旅客们扛着火车车厢越过山涧,男修士用枷锁拉塌监狱,带上镣铐飞越大西洋等一类荒诞怪异的情节。在语言表达方面,它还广泛地吸收了古代印第安的神话传说,大量使用本民族的方言俗语,乃至不见书面记载的粗犷的土语,因而具有浓烈的地方色彩。

24.《古兰经》
伊斯兰教最基本的法典。也是阿拉伯文学上成文的第一部散文巨著。它包含了历史、文学、风俗、习惯、教规、教理、教义等丰富的内容,对阿拉伯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十分显著的影响,其积极因素是巨大的。但限制了人们对于外部世界的认识,消极的抑制因素也是巨大的。

25. “布莱希特体系”

布莱希特(18981956年)因其独特的戏剧理论和创作而著称。他与夫人一起创办柏林剧团。他革新了亚里士多德以来的戏剧模式,创立了“布莱希特体系”。他受中国戏曲的影响,认为要发挥戏剧对人心灵的震憾,就必须追求一种“陌生化效果”,摆脱情境交融状态,时刻保持清醒理性的意识,领悟剧中的哲理。其代表作是《伽利略传》《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四川一好人》等。

26.黑色幽默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风行美国的一个现代主义小说流派。“黑色幽默”是一种用喜剧的形式来表现悲剧的内容文学方法。“黑色”是指可怕而又滑稽的客观现实;“幽默”指的是有目的的有意志的个性对这种现实所采取的嘲讽态度。“黑色幽默”在艺术上的特征是:“黑色幽默”是一种哭笑不得的幽默;“反英雄”式的人物;“反小说”的叙事结构法,小说具有寓言性。约瑟夫•海勒被认为是“黑色幽默”的一面旗帜。

27.《旧约》

旧约全书是基督宗教的启示性经典文献,内容和希伯来圣经一致,但编排不同。主要包括摩西五经、历史书、诗歌智慧书、大先知书、小先知书,总共39卷。

28.荷马史诗

《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是古希腊最早的两部史诗,一般认为是吟诵诗人荷马所作,故称荷马史诗。

29.意识流小说

意识流小说是二十世纪初期兴起于西方,以表现人们的意识流动、展示恍惚迷离的心灵世界为主的小说。它以象征暗示、内心独白、自由联想等意识流的创作方法为主要特征,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英、美、法等国形成一个颇为壮观的现代主义的文学流派。

30.叙美派

“叙美派”又称“施美派”,是旅居美洲的阿拉伯国家所组成的文学流派。黎巴嫩诗人纪伯伦是此派的重要作家,其代表作品是散文诗集《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