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复习资料简答论述汇总第十二章

山西万博体育app官网网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30日

政治经济学复习资料简答论述汇总第十二章

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和社会主义的本质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1、怎样认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途径?

  (1)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代替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

  (2)由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转向社会主经济制度的途径,迄今为止,是通过工人阶级革命斗争取得过且得政权,依靠无产阶级政权的力量,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2、我国建国初期所经历史潮流过渡时期的必要性、特征和任务是什么?

  (1)我国在无产阶级取得革命胜利后,要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必须对资本主义经济和其他私有制经济通过不同途径进行变革,使社会主义公有制占主体地位,这一任务的完成,需要经历一个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

  (2)过渡时期的特点是:经济结构是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3)过渡时期的基本任务是把以生产资料私有制占统治地位的多种经济成分改变为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经济结构,从而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3、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途径是怎样的?

  我国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面临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私有制:资本主义私有制和农业、手工业中的个体私有制,这两种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的途径是根本不同的。

  (一)没收大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

  (二)改造中小资本,壮大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

  (三)改造个体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

  4、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本质?

  (1)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前提的,它集中反映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根本要求,它既体现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根本优越性,又是衡量是否真正搞社会主义的客观标准。

  (2)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3)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

  (4)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共同富裕

  5、为什么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既要解放生产力又要发展生产力?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既是解决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要求,又是建立社会主义物质基础的要求。

  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是解决落后的社会生产问题。

  要解决这主要矛盾,就要解决落后的社会生产,要发展和解放生产力。这里既提发展生产力,又提解放生产力,只提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还是行。虽然我国通过民主革命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解放了生产力。但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传统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6、建立社会主义物质基础有什么作用和意义?

  无产阶级取得革命胜利后,通过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来建立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它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客观要求;

  第二,它是提高和改善劳动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的条件;

  第三,它是从经济上保证社会主义国家的独立自主和巩固国防的物质基础;第四,它是消灭工农差别。城乡差别、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差别的物质条件;

  第五,只有生产力高度发展,才能为将来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创造物质条件。

  7、为什么要防止和消除两极分化?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以往一切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经济制度的根本区别在于,它要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和实行按劳分配,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

  两极分化,是一切私有制社会的普遍现象,但随着公有制的建立和按劳分配的实现,在公有制的范围内也就消除了两极分化的经济根源。

  当然,在我国目前存在多种所有制的情况下,也存在着两极分化的可能性,我们必须通过宏观调控,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等手段加以防止。

  8、怎样认识社会主义要实现共同富裕?

  (1)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社会主义生产的实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劳动人民用共同占有的生产资料进行联合劳动,社会主义生产必然服从劳动人民的共同的根本的利益,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实现共同富裕。

  (2)实现共同富裕不等于完全平均和同步富裕。因为我国经济落后,经济发展不平衡,所以不可能实现共同富裕,而是充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和一部分人,依靠诚实劳动与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并提倡先富帮助和带动后富。

  9、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有什么意义?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本质,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1)明确了判断社会主义的客观标准。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必须以实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为目标。

  (2)明确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就可以依据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坚持改革开放,吸收和借鉴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探索和研究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的新问题,从而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3)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使我们更加自觉地、坚定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紧紧地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早日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1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及基本特征是什么?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个含义:(1)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2)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毕竟是不成熟、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它必然具有自身的经济特征,这些特征主要是:(1)以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为主导、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同时并存和共同发展。

  (2)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同时并存,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3)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水平还较低,必须大力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商品经济。

  (4)在共同富裕的目的下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与合法经营先富起来。

  11、共产主义两阶段和实现共产主义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经历了自身成熟程度不同的两个阶段: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社会的低级阶段,我们一般所讲的共产主义是其高级阶段。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最进步、最美好、最理想的社会制度,无产阶级进行革命和建设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实现共产主义。这样一个理想社会的实现,需要一系列基本条件:

  实现共产主义的基本条件:

  (1)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2)全体社会成员的共产主义思想觉悟、道德品质极大地提高;

  (3)全体社会成员的文化教育和科技水平极大提高,成为智力和体力全面发展的劳动者;

  (4)建立起同高度发展的生产力相适应的单一共产主义社会所有制;

  (5三大差别消失,国家消亡。社会主义作为共产主义社会的低级阶段,其任务就是大力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必要的条件。

  12、如何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然性和长期性?

  (1)必然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殊历史阶段。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是脱胎于商品化和社会化程度很低、自然经济占相当大比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我国是在没有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条件下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的,这就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经历一个长时期的初级阶段,以完成社会主义经济的工业化、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

  (2)长期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要完成任务的艰巨性,决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任务是要实现经济的工业化、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我国经过近半个世纪的社会主义建设,生产力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

  1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贯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谓落后的社会生产,既是相对于发达国家的生产力发展状况而言,又是相对于需要努力实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生产而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把经济建设作为全党全国工作的中心。

  14、为什么要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

  中国要摆脱贫穷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为指导的党的基本路线。

  第一,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这是由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的。

  第二,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把改革开放同四项基本原则统一起来。

  第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巩固和发展团结稳定的政治局面,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同稳定的关系,保持稳定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秩序。

  15、社会主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意义。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来建立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它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客观要求;

  第二,它是提高和改善劳动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的条件;

  第三,它是从经济上保证社会主义国家的独立自主和巩固国防的物质基础;

  第四,它是消灭工农差别。城乡差别、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差别的物质条件;

  第五,只有生产力高度发展,才能为将来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创造物质条件。

  1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纲领包括哪些内容?

  党的十五大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其内容是: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4)上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有机统一,不可分割,构成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1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

  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形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两个基本点,是这条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和简要概括。

  社会主义要求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的基础上,它的物质基础应当是高度社会化的现代化工业、农业和科学技术。生产力水平比较低的国家,在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必须用极大的努力来发展社会生产力,才能建立起社会主义物质基础。

  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也是区别其他社会制度的根本标志。

  所以,在多种所有所有制并存的条件下,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一个重要经济特征是实行按劳分配。生产资料公有制,决定了社会主义条件下必须实行按劳分配。

  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是由社会主义公有制所决定的,具有客观必然性,体现着社会主义生产的实质是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这也就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一个历史阶段,必然具有社会主义制度的一般经济特征,如建立了作为经济主体的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实行了作为分配主体的按劳分配原则,生产目的是为了满足整个社会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