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0321中国文化概论自考复习资料-名词解释4

山西自考网 发布时间:2014年09月22日
91、全盘西化论:是一些自由主义者的文化主张,其核心内容是“现代化=西方化”,认为中国文化传统一无是处,与现代化水火不容,主张不预设任何人为的限制,照搬西方欧美的社会制度和文化意识作为民族自救的根本出路。全盘西化论既反对保守主义的儒学复兴论,也反对社会主义的综合创新论,表现出对民族文化的虚无主义与极端化倾向。其代表人物有毛子水、吴稚辉、胡适等人。
92、宋明理学:是宋明时期,周敦颐、程颢、程颐、朱嘉、陆九渊、王守仁等人将印度佛学与本土的易、老、庄三玄相糅合,融进儒家思想之中而形成的新的儒家学派,他们注重禅宗证悟式的“明心见性”,强调“主静、居敬”,“戒惧、慎独”,主张“存天理、灭人欲”,是一种带有明显宗教功能的的学说。
93、语系:是指有共同来源的诸语言的总称,语系之下依据语言的亲疏程度再细分为语族、语群、语支、语言、方言、土语等不同层次。
94、避讳: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语言禁忌。指对君主和尊长的名字不能用汉字直接写出其形,不能在口中直呼其音,避讳是对字形,字音,字义的回避。避讳之风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直到民国才废除。
95、对偶:是用字数相等、句法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的一对语句,表现相对或相关的意思的一种修矢格。
96、顶真:是将前一语言片断末尾的词语作为后一语言片断开头的词语所作成的一种修辞格。
97、回文:是指掉换词的排列次序,正读、倒读都能成文的修辞格78、析字:是利用汉字形体可拆分的特点而形成的一种机智巧妙的表达方式。
98、复叠:汉语中词的复叠形式比较发达,有意识的利用这一点,可以形成复叠的修辞格,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
99、平仄:古代汉语语音有平上去入四种,声调赞歌节奏中的平指平声字,仄指上去入三声的字。
100、整体思维:是指把天地人社会,看作密切的整体,认为天地人我人揣人心都处在一个整体的系统中,各种系统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联系。
101、类比思维:是指依据事物的外部性或内在属性进行比照与联系的思维方式。
102、辨证思维:就是运用对立而统一的观点方法来认识分析各种现象及其变化。
103、六乐:传说中的黄帝尧舜和夏,商,周三代将这六代的乐舞合为一个六部称为六乐。
104、血缘九族制:血缘九族制有两种说法:一是以本人为基准,向上,下各推衍四代为九族。二是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共九族。
105、党锢之祸:东汉中晚期,太学里的学生数万人,面对王朝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昏暗局面,以太学生为主体的年轻地主阶级知识分子,联合在朝的“清流”力量,与宦官集团展开了激励斗争。宦官依仗皇帝的势力对他们进行残酷的打击和大肆捕杀禁锢,制造了臭名昭著的“党锢之祸”。
106、八王之乱:是西晋败亡的直接原因,八王都是晋朝皇帝的家族成员,他们对自家皇位的争斗,实际是曹魏以来皇权建立不合理的恶果。
107、王官采诗说:《诗经》中有“十五国风”,关于这些广泛反映社会内容的诗篇如何得来,经学有一种说法,是周王专门派人员贷民间采集来的,所以要采诗,是从这些表达民意的歌唱中观察政治的得失。
108、异体字:是指为同一个词造的形体不同的字。如“泪”与“淚”。
109、书同文:是历史上第一次由中央政府领导的正字运动。战国时期,七国争雄,各自为政,语言异声,文字异形,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实行书同文,就是把各国原有的文字统一为小篆。文字统一工作,对促进经济、文化和巩固国家统一,具有重大意义。
110、谚文:是朝鲜仿照汉字创立的属于自己的文字。谚文是音位文字,字母近似汉字的笔画,每个音节拼成一个方块。19世纪后期,汉字谚文混合体成为正式文字,汉字写词根,谚文写词尾。
111、文以载道:“文以载道”的艺术命题是宋代古文学家周敦颐提在《周子通书-文辞》中提出的。这里的“道”指得是儒家的传统道德。他认为,写作文章的目的,就是要宣扬儒家的仁义道德和伦理纲常,为封建统治的政治教化服务;评价文章的好坏首要标准是其内容的贤与不贤,文辞漂亮却没有道德内容,这样的文章不会流传。唐代的柳宗元、韩愈都受到了这种主张的影响。
112、诗言志:“诗言志”作为一种艺术观念,最早体现在《诗经》的诗歌创作中,而作为一种艺术命题,大约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志”也就是人的思想、意愿、志趣。“志”还有“情”的因素,因为情是蕴藏于心的。基本含义是说诗歌是用来表达作者思想情感和理想追求的一种艺术形式,强调诗歌的社会功用。
113、斗拱:是中国建筑所特有的构件形式,常被用来作为中式建筑的代名词。斗是斗形木块,拱是臂形短木,斗和拱相互扣合,在柱头上重叠而上,越上一层的拱越长,把上面的梁枋托稳,将重量传到柱头上,原理十分科学,结构精巧,有很好的造型效果。
114、汉乐府民歌:是由汉代音乐机关乐府从民间采集而来的,其目的除了供统治者娱乐之外,还有“观风俗,知厚薄”的政治意图。主要有“相合歌辞”、“鼓吹歌辞”、“杂曲歌辞”三类。其中,相合歌辞是指民间音乐,有丝竹相合,人声相合之意;鼓吹歌辞是指军乐;杂曲歌辞是一种失传的杂牌曲子。
115、骚体诗:楚辞是战国时期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文人创造的一种新体诗,具有十分浓郁的楚国地方文化色彩,由于屈原的《离骚》是这种诗的代表,所以后世楚辞称为骚体诗。骚体诗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从民间集体歌唱过渡到诗人独立创作的新阶段,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116、《诗经》:是春秋时期编成的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现存305篇,创作年代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大约500多年。《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包括15国风;雅分为大雅、小雅;颂分为周颂、鲁颂、商颂。《诗经》开创了中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想象再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真是反映了早期中国文化的各个层面。
117、六艺:包括:五礼、六乐、五射、五驭、六书、九数。礼是指宗法礼制;乐指乐德、乐舞、乐语等道德人伦的内容;射指射箭的技术;驭指驾御战车的技术;书指汉字的形体结构;数指数术,包括天文历法、阴阳五行、占卜算法等自然科学和宗教技术。从六艺可以看出,我国古代教育很重视德、智相结合。
118、五伦十教:孟子将具体的人际关系归纳为:父子、夫妇、兄弟、君臣、朋友,称为五伦。其中前三者属于家庭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后两者则是家庭关系的放大和扩展。五伦中的每个社会成员都有明确的行为规范:君慧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朋友有信。这就是所谓的五伦十教。
119、三纲五常:最早见于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基义》他把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伦理关系视作“王道之三纲”。明确规定了他们之间的尊卑和隶属关系。到了东汉,三纲有了更明确的表述,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妇纲。从此三纲沦为维护封建统治的武器。五常也是董仲舒提出,指仁义礼智信五种道德规范。
120、前兆迷信:是原始宗教的一部分。是指用神意或神秘力量来解释前兆现象与未来事物之间的联系。原始的前兆迷信使古代占卜发生的基础。主要的占卜形式有,鸟占、兽骨占、筮占、竹占、星占、梦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