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3708中国近代史纲要万博体育app官网复习资料-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2

山西万博体育app官网网 发布时间:2014年10月21日
第二节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及近代中国社会的演变
一、西方的侵略过程和方式
1.军事侵略
主要了解一些战争和这些战争后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第一次中英鸦片战争(1840年)签订《江宁条约》(含《南京条约》及其陆续签订《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天津条约》(与英法美俄)和《北京条约》(与英法)。
中日甲午战争后签订的《马关条约》。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的《辛丑条约》。
军事侵略过程中对中国人民的直接屠杀:1894年11月的旅顺大屠杀,1900年俄国在东北制造的“江东六十四屯”惨案。
抢劫财富,破坏文物古迹,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期间对圆明园等的劫掠破坏。
2.政治控制
控制内政:驻华公使(团)是清政府的太上皇。
操纵外交:外交讹诈,如“干涉还辽”。
领事裁判权:中英《五口通商章程》中规定在通商口岸的英侨适用,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扩大其权为在华一切美国人适用。
把持海关:英人赫德任海关税务司40余年。
勾结清政府,镇压中国人民反抗斗争:教案。1870年天津教案,屠杀中国民众。袁世凯镇压义和团等。
扶植、收买代理人: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的奕和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辛丑条约签订后慈禧的全面投靠外国列强。支持袁世凯,扶植各派军阀等。
3.经济掠夺
军事和政治侵略的最终目的是获得利益,最大的利益是经济利益。
控制中国通商口岸: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所开的“五口”(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再开10口岸,《北京条约》开放天津为通商口岸。
剥夺中国关税自主权:《南京条约》规定了协定关税。中国丧失了保护民族工商业的作用。
对华倾销商品:排挤并打击了中国民族企业的产品和传统手工业品。
对华资本输出:甲午战后《马关条约》开始规定允许日本在中国设厂,使资本输出合法化了。这更压制了中国本就脆弱的民族资本。
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1.对中国近代工业实行垄断。中国民族工业难以独立发展。2.迫使清政府举借外债,以还赔款。作为担保的盐税、关税从而控制于列强之手3.设立银行,控制并垄断中国金融。4.控制中国交通运输业。5.严重破坏中国农业经济。低价收购农副产品,倾销工业品,利用“剪刀差”赢利,导致近代经济落后、人民贫困。
4.文化渗透
宗教渗透和侵略
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由传教和传播西学为名进行。知道《字林西报》、广学会及其发行的《万国公报》和英人李提摩太,宣传殖民地奴化思想。
大肆宣扬“种族优劣论”。
二、近代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
1.为什么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按简答理解)
1840年开始,中国逐步形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状态。
首先,半殖民地化了。这是从政治主权角度看。以前的独立的封建中国不复存在,变成了主权受侵犯,领土完整遭破坏,有其名无其实的国家。虽不像殖民地国家,但也非独立主权国。
其次,半封建化了。这是从经济基础和经济结构角度看。1.封建时代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商品经济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中国农业经济成为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一个部分。2.在西方资本主义的刺激下,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城乡资本主义有了发展,不再是完全意义上的封建社会。
2.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按多选、简答理解)
这是毛泽东在延安时期提出的六个特点:
第一,资本帝国主义掌控中国经济和政治命脉,决定并支配中国。
第二,中国封建势力已经与侵略者勾结一体,是列强压迫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第三,自然经济虽遭破坏,但地主土地所有制仍存在。
第四,中国资本主义虽然产生并有一定发展,但始终软弱,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体。
第五,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中国内部不统一。这与资本—帝国主义争斗和间接控制、与中国地方性农业经济基础上的地方割据、中国地域广大等有关。
第六,中国人民毫无政治权利和生活极端贫困化。
(二)社会阶级关系的新变化
1.原有的两个阶级的情况
封建地主阶级:一部分投资新式工商业,大部分仍以地租剥削为主要方式。
农民阶级:仍是中国人数最多的被剥削阶级,外来的侵略后果首先压在这个阶级身上。他们要求改变地位,有强烈革命要求,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但小生产者使其不可能单凭自身力量解放自己。
2.新兴的两个阶级
(1)近代中国资产阶级及其两个部分(按简答理解)
来源:由一些买办、商人、地主、官僚、手工业者等投资近代企业而来
分层: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官僚买办资产阶级的特点:大官僚与大买办的结合。中国革命的对象。
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①分作上层和中下层。上层规模较大,力量较厚,与帝、封联系较密。中下层企业规模较小,与帝、封联系较少,矛盾较大。②两种特点和双重性格。一方面受帝、封压迫,一定条件下可以参加反帝反封的革命或保持中立。另一方面,因力量薄弱,与帝、封有千丝万缕联系,斗争中缺乏彻底性。③民族资产阶级不能引导中国民主革命走向胜利
(2)中国工人阶级的形成及其特点(按简答理解)
来源上的特点:诞生在外国在华企业当中,比中国资产阶级年龄和资格更老,社会基础和社会力量更大。
中国工人阶级的自身特点:
①受帝、封、资三重压迫,革命性更强。(比照西方无产阶级而言);
②人数虽少,却相对集中(地域上集中在沿海沿江的通商口岸城市、行业上主要集中在纺织、采矿、铁路、航运等行业),易于组织并形成革命的力量;
③大多来自破产农民,与农民有天然联系,便于结成工农联盟。
所以,中国工人阶级最先进、最革命、最有力量。
三、两对主要矛盾和两大历史任务
(一)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大矛盾
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大矛盾表现为: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前一对矛盾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这两对矛盾的运动贯穿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决定着中国社会发展变化。
两对矛盾的关系: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的状态,如有时民族矛盾是主要解决的对象,如历次反侵略战争和义和团运动;有时呈现出阶级矛盾成主要矛盾,如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和辛亥革命;有时二者勾结一道,如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运动。
(二)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两大历史任务。
2.两大历史任务的表述: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3.二者的关系:
区别:主体、内容不一样。前者要改变民族受压迫、人民受剥削的地位和状况,要从根本上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统治秩序,解决生产关系问题;后者是要改变近代中国经济文化和社会落后的地位和状态,是要充分发展近代民族工商业,解决生产力问题。
联系:完成第一大任务是为第二大任务完成创造条件。
一方面,前者是前提条件,只有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才能废除列强强加的不平等条约,才能推翻封建专制制度,改变买办和封建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开辟走向现代化的道路。
另一方面,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是使中国走向现代化,实现国家繁荣和人民共同富裕,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