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史各章节复习资料(综合)14

山西万博manbetx网站网 发布时间:2013年08月11日

14章 古代西方的学前教育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名词解释
1 .
古罗马农夫-军人学前教育:家长制、小农经济和战备要求,决定了这时期罗马的育实施一种农夫军人的家庭教育。男孩在幼年起就跟父亲学习农时耕作和军事本领,同时还要接受精神方面的教诲。儿童在家中也学习阅读、书写、计算以及骑马、游泳、作战和使用武器。真正成为一名农夫或军人为止。

2 .中世纪骑士的早期教育:骑士教育是集封建思想意识的熏陶与军事体育训练于一体的一种特殊形式的家庭教育。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出生至7岁为第一阶段;7岁至14岁为第二阶段;1421岁为第三阶段。第一阶段即骑士养成的幼儿教育时期,都是在自己家里度过,教师是父母。教育的目的是熏陶宗教意识,培养道德品质和身体养护。

3 . 柏拉图的优生优育论:柏拉图从实现其理想国的目的考虑,在西方教育史上最先论述了优生优育问题。他认为婚姻的目的是生育优秀的后代,而且只有2555岁的健壮男子和2240岁的健壮女子才能生育优秀的后代。为了保证儿童的健康成长,国家要统一设置育儿院,把认定为优良的婴孩送入该院有专人照管,用摇篮曲、儿歌对婴儿施加影响性教育;3岁后送入附设在神庙里的儿童场,对儿童进行智、德、体、美和谐发展的教育。

4 .西欧中世纪的性恶论:在中世纪基督教会地位独尊,并控制了精神、思想、文化,获得了对教育的垄断权。基督教会鼓吹儿童是带着原罪来到人世的,故生来性恶,人人必须历尽苦磨难,不断赎罪,以净化灵魂。为了得到未来天堂的幸福,人人应当听从教会的训诫,常年敬畏上帝,实行禁欲;应当从幼年起就抑制儿童的游戏娱乐的愿望,并严厉制止这类表现。受这种性恶论影响,教育中体罚盛行,且完全取消了体育。

5 .西欧中世纪的预成论:一种沿袭自古代的儿童观,在中世纪与性恶论儿童观相并存,在社会中占据统治地位。这种观点认为,新生婴儿是作为一个已经制造好了的小型成年人降生到世界上来的,从幼儿开始,儿童的身体和个性已经成年化了,儿童与成人不应有重要区别。这种观点否认儿童与成人在身心(特别是后者)特点上的差异,也否认了儿童身心发展的节律性和阶段性。受这种观点的影响,教育忽视儿童的身心特点、爱好和需要,对儿童的要求整齐划一,方法简单粗暴。

简答题
6 .
西欧中世纪教会学前教育的目的、内容和方法。

1)学前教育的目的:使受教育者虔信上帝、熟读圣经,以求做一个合格的基督徒。这种教育从幼儿开始,基督教会的学前教育就是从小要把他们训练成为一个个笃信上帝、服从教会的圣童,从而为培养一个真正的基督徒奠定坚实的基础。
  
2)学前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主要是通过基督徒对子女进行宗教意识的熏陶与幼儿跟随家长参加众多的圣事礼仪和节日活动来实施的。有时还组织儿童欣赏教会音乐、陶冶其宗教情感和增强对上帝的信仰。

7 .昆体良专门给体罚列举了哪些罪状?

昆体良竭力反对儿童教育中的体罚现象,提出对幼儿的体罚更要禁止。还专门给体罚列举了五大罪状:第一,体罚事实上无疑是一种凌辱,是一种残忍的行为。第二,生性体罚,而孩子一旦对鞭打习以为常,教育就难以起到作用。第三,如果儿童在幼年时期遭受体罚,长大以后往往更难以驾驭。第四,体罚只能早就努力的性格,而不能培养雄辩之才。第五,体罚的结果必然使儿童心情沮丧压抑,经常感到抑郁,产生恐怖心理。

论述题
8 .
试比较古希腊斯巴达和雅典的学前教育。

1)共同点:国家对幼儿的体质都十分重视,并采取了优选法措施; 教育都是在家庭中进行,母亲是天然的教师;轻视任何形式的体力劳动和劳动教育;教育已成为奴隶主阶级及其子女的一种享受和特权,从小就开始对儿童进行道德行为的熏陶,灌输剥削阶级思想意识;但斯巴达和雅典的整个学前教育还处在萌芽阶段。这些共同点与斯巴达和雅典都是奴隶制国家有关。
 
2)不同点:在婴儿生存权上,斯巴达是由政府官员来决定,而雅典一般由父母来决定;在培养目标上斯巴达是培养英勇善战的战士,雅典则要培养多方面发展的人;在教育内容上,斯巴达偏重于身体的养护和品格的陶冶,雅典则还增加初步知识和音乐欣赏等;在教育方法上,斯巴达强调简练、严厉和服从,雅典注重和谐、灵活和温情。这些不同点的产生,是由于斯巴达是实行奴隶主贵族寡头政治制度的农业城邦,而雅典是实行奴隶主民主政治的工商业城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