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类)复习资料-重点复习3.3

山西万博体育app官网网 发布时间:2015年05月14日

1、货币是怎样产生的?它的本质和职能是什么?

  1)货币的产生:货币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随着商品交换过程的发展而自发形成的,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探求货币的起源,必须结合商品交换的发展过程,考察价值形式的发展历史。商品价值不能自我表现,必须在两种商品的交换中,通过另一种商品表现出来。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就是价值形式。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最后发展为货币形式。

  2)货币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一般等价物。体现了商品生产者之间互相交换劳动的性质。

  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货币具有5种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最基本的职能。

2、货币流通量是怎样决定的?纸币流通量又是怎样决定的?

  1)货币流通量是由货币流通规律决定的,其基本内容是:流通中的货币量必须满足商品流通的需要。

  在不考虑支付手段职能的条件下,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一定时期内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 = 流通中商品价格总额 / 同一货币单位的平均流通速度(次数)

  在进一步考虑支付手段职能的条件下,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一定时期内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 = (流通中商品价格总额 - 赊售商品价格总额 +到期支付总额 - 互相抵消的支付总额)/ 同一货币单位的平均流通速度(次数)

  2)纸币流通量也是由货币流通规律决定的,但其作用形式发生了变化,表现在:不管纸币发行了多少,流通纸币总量必须同它所代表的流通金量相等,即单位纸币所能代表的货币金属量应该是:

  单位纸币所代表的货币金属量 = 流通中所必要的货币金属量 / 流通中的纸币总额

  所以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必须以货币流通量的规律为基础,发行并调节纸币的流通量,以保证宏观经济的顺利运转。